平博 平博PINNACLE【物流】 梁骁:谈谈中国物流界的最大认知误区
发布时间 : 2022-10-18 05:30:32作为物流行业的一员,深感这个中国物流行业存在20多年的认识误区已经深深烙印在行业内外的从业者和观察者。当然,。而本号这次延续王会长和安能王总的分析思路,基于物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,以此文供大家参考、批判讨论!
本号从中国、美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交通运输部和统计部门处,整理了汇总了2018年物流行业与经济数据,具体如下:
所以,按照传统认知以及一般报告的分析逻辑,就会得出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(14.8%)远大于欧美日(9%以下)等发达国家的“核心观点”,但受到王继祥会长和安能王拥军董事长的分析思考框架启发,本号把这个“物流引用率最高的比例”进行了拆解,通过细节对比剖析分析到底中国的物流成本高不高?以及到底“高”在哪里?
对比分析中美日“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”(下文简称“比例”)拆解出的四个指标,因为他们几乎涵盖了宏观经济与物流行业的核心指标,所以本号斗胆将其命名为“ 物流业核心四要素等式 ”。
所以,要分析“比例”是否能印证物流行业成本以及到底什么决定了物流成本,还要重点观测分析“物流费率”“周转量经济贡献率”“平均运距”和“单位GDP(万亿)货运量”这四个具体指标,通过对比我们得出了几个不那么“常见”的观点结论:
中国(4.7%)和日本(5.0%)的物流费率相差不大,但远低于美国(8.7%)。说明:
(1)从经济结构角度分析,美国物流费率其实是高于亚洲国家,与物流人力资源较高和物流从业者稀缺的现状密切相关;
(2)另外也与美国物流业的成熟度有关,美国的大部分制造企业的内外部物流均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,物流成本费用核算相对清晰,而中国和日本等国家仍然存在大量制造企业的第二方物流,造成了许多厂内物流等成本无法核算的基本现状,据采访制造企业物流部负责人,有一半的物流费用含在生产过程中,无法剥离计算。
(3)但中国物流费用中的管理费用占比较高,则证明了“行业的人情关系和灰色地带”以及“国内物流从业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半径的限制”。
中美日三国的单位周转量的社会物流总额基本一致,说明同样的1吨货物被运输1公里,各国创造的货物价值总额相当,反而中国(1.99美元)的贡献率略高于美国(1.83美元)。原因很大可能是源于我国“沿海+长江”的T字型水路运输地理格局,为中国经济的起步腾飞提供了货运保障。
中国(397公里)、美国(557公里)、日本(717公里)三国的相差较大,这与各国的地理环境和产业分布密切相关,从数据上看中国的平均运距最低,说明了:
(2)同时产业聚集,造成了大部分物流均依靠公路短途运输,带来了相对于水路和铁路较高的运输成本。
中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高于西方国家,最大的根源其实在于“单位GDP货运量”4倍于美日等发达经济体,
(1)从经济结构角度,说明我国仍然是“实体经济为主”的制造业大国,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高于欧美,美国是一个制造业空心化的国家,脱离了单位GDP的物流作业量去比较物流费用所占比例是一个巨大错误;
(2)从产业链角度,说明中国供应链环节众多,导致了多次货运搬倒运输,也同时说明了我国的整个制造体系的专业化分工协作;
(3)从整个供应链效率角度,说明我国仍有较大的优化和提升空间,通过数字化等手段物流效率仍有提升空间。
现在各种“砖家”用中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高,是美国等先进国家的两倍来忽悠各级领导整治物流业,各种“物流创业者”拿这个比例忽悠人物流市场有很大提升空间,从而导致了各种政策制定和策略的“失衡”和“失真”。
基础工业(尤其是重化工业)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,所以造成了中国单位GDP的货运量奇高无比的现象。 眼下,伴随5G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兴起,中国转型制造业正是大发展时代,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赖于强大的第四次工业革命,而物流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,需要的是修炼自身的能力和服务水平,而不应该被认为是制造业升级的“累赘和拖油瓶”和被压榨成本的目标。
最后,希望物流从业者、政策制定者以及人,摆脱“中国物流费用占GDP比例高=中国物流成本高”的认知误区,而真正从效率提升和服务升级角度,一起探讨如何让物流成为中国工业2025的最大支撑!
【物流】王继祥:发展小店经济:促消费、惠民生、稳就业的重大举措--《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》政策解读
【物流】王继祥:日美产业链会加快搬离中国吗?请看摩根斯坦利最新调研结果!
【物流】王继祥:中国应急物流320多篇重要文章汇编(战疫必备,最新版本)平博 平博PINNACLE